第五节 地有地义——地支符号的含义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意思是,“未字即是有味道,就是六月时青果子的滋味呀。在五行中,树木长老了是‘未’的象形,木字上面多了一横,就像是重枝繁叶的样子”。在这里是指万物枝叶繁密,青果将熟而未熟,开始有了一定的“滋味”,部分可以采摘了。而在此之前,虽有了果实的形态,但远未成熟没有一点儿味道。在人则是经过长时间成长,知识较过去多了丰富了,有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未是成绩最多的时候。
“申”就是七月,是同音的“伸”义。《解文说字》中说:“申,束身也”。意思是申字即是约束身体。这是申字的本义,引而为“伸”义,即“伸展开了的身体”。这里是指万物的身体生成了其完完全全的意思。在人则是这个人的身体已经最后长完全,不再长了。
“酉”是八月,酉本义是“酒”。这是象形字,金文的字形,酉字象个酒坛。“酉”又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酉”部的字多与酒,或者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所以酉的本义就是酒。《解文说字》中说:“酉,酒也。八月黍成,可为酿酒”。其意思是,“酉就是酒的意思。八月里黄小米熟了,可以用来酿酒”。该书还有按语说:“酉即酒字,象酿器形,中有实”。其意思是,“酉就是酒字,是个象形字,象是一个酿酒的坛子,酉字是里面的那一横,是指坛中有粮食”。酉字在这里是指,万物在八月里,终于成熟饱满,可以用来酿酒的意思。还有,在《白虎通义五行》中说,“酉者,老也”。意思是说,酉字是老了成熟了。在人则是表示这时候,这个人成熟了,也可以说是“老成”了。
“戌”就是九月,在这里变义为“灭”义,变的理由是,在灭的繁体写作“滅”,字里的水和火不相容,去了一水一火的部分,就成了“戌”字。指万物凋谢失灭,然后归于原来的土地。在人则是经过前一字的酉字,就过了老的时候,应该失灭了,说白了就是“该死”了。
“亥”就是十月,亥字加了木旁就是“核”,在这里转义为“核”,指万物失灭之后,会留下了种子(核)的意思。在人则是虽然死了,可还留下了后代,所以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留下自己的“种核”问题十分地看重。
天干地支共二十二个,当两两配对之后,参照上面所说的含义,结合阴阳五行,可以对那一年或月或日或时,能有个大致的了解。如今年是丙戌,丙属火,为阳火;戌属土,为阳土,此二字就是“红红火火的同时,又将回归于土”。在占算术中,以上所说本没多大意思,大家完全可以忽略掉。我说这些仅是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古人创立这些“甲乙”和“子丑”等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唯心”的,而是有一定的实物含义。而且,有了这些含义说明,也会有利于大家的记忆和运用。当然,这些含义带有很大的唯心因素。不过,要求古人像咱现代人那样的“唯物”,显然是过高了。就好比是,要求三岁孩童像成年人那样理智,能做到么?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