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随着又说:“今天一早,长安城就多有谣言,后来,谣言越传越多!”

    “陛下,决定了西狩的日期吗?”杨贵妃问皇帝。

    “还没有,明天再看一天,要走,可也不容易!”李隆基合上眼皮再向宰相说:“你也回中书吧,晚上如有事,随时再进来!”

    于是,疲惫的皇帝偕杨贵妃同返飞霜殿,贵妃虽然看得出皇帝的倦怠,但是,事势急迫,她也不能不将自己所知的事奏闻。李隆基强自集中了精神倾听,对杨贵妃分赐宫人银钱的事表示嘉许,接着,他说:“今夜已来不及做了,明早,你早些起来,把钱财分好,多赐予一些吧!至于其他的事,你斟酌着办理,马和牛,可以拉车的,都集中起来,命各宫自行准备,哦,你交托如仙做就是,总之,仅明日一日办妥!”

    “三郎,今天传说纷纷,似乎很凶险!”

    “其实是没有那样紧张,今天和昨天前天,形势不曾变,但是,从华阴、富平那边多有人逃入长安,谣言多了,内里又有人煽火,使大伙不安——。”

    “我们西狩——”

    “明天早朝再作决定,我在想一个办法,在我们走后,如何维持长安不乱,安禄山的兵的确还在潼关整理,据我估计,十天之内,他们不致大举西进,但如我一走,长安乱了,他们就立刻合来!”皇帝沉吟着,有哀切状:“玉环,我直到如今,还找不到一个留镇长安而可以维持不乱的人,唉!如不乱,长安城兵虽少,也可撑十天八天!”

    “宰相留镇呢?”杨贵妃问。

    “国忠不行,威望不够,力亦不足,他只能随我西行,在巴蜀,他会有用处——留守长安,需要一个位高名重,又镇得住内部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找!”

    杨贵妃想到太子,但她有顾虑而未曾提出。

    晚饭后,杨贵妃使皇帝服药早睡,她开始做事了——这是她入宫以来第一次正式处事。

    高力士和袁思艺相助安排明早进行的各事,由于高力士还要到北门禁区看军队,袁思艺要巡视各门户,他们匆匆地走了。

    杨贵妃独自在飞霜殿左殿外纳凉——于是,谢阿蛮来了,她和静子及文郁在一起到来,告诉贵妃,今天下午,长安城中已有人逃难,而且很乱。

    她没有深入询问,望着未圆的月亮发怔。

    今天是六月十一日,夏夜澄澈,缺了不足三分之一的月亮,白而明亮。有风,吹动着茂盛的树枝,摇曳轻盈,黄昏时很热,但此时的夜风,却带着些秋意的薄凉。

    贵妃在廊间漫步,谢阿蛮又细告东宫的情形——东宫的内侍李静忠,分领一百飞龙兵,还有二百名羽林军兵士守宫苑,此外,东宫也有本身宿卫,还有皇太孙广平王征了一批车——杨贵妃只是听,她愁深如海。

    六月十一日长安的谣言以及人心浮动,在十二日黎明时就有了明显的反映。

    皇帝在视朝之前,先在勤政务本楼处理一些事,高力士首先来告,兴庆大殿,情形有异,官员们只来了少数人。接着,夜宿在中书省的宰相杨国忠匆匆赶来,奏告皇帝,今日上朝的官员,不足百分之二十,朝士们已来的,在私议,也有来了就走的。

    皇帝哦了一声,怆然问:“太子来了没有?”

    “太子殿下刚到,值宿省中的恒王殿下,正出接太子。陛下,臣请将今日朝会改在勤政务本殿进行——”杨国忠努力自静,继续说:“兴庆殿太大,不成班行!”

    皇帝想了一下,说好,等杨国忠匆匆而去后,他转向高力士说:“照昨天所议的进行,争取时间!”

    于是,高力士也走了。

    中使、内常侍王洛卿和曹仙二人,在勤政殿布置着。

    不久,入朝的官员自兴庆殿步行至勤政务本殿,皇帝先召入太子,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目录 >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