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卷七
发生;如

    果长在背上,那么国家就没有继承人了。”

    四十四

    太兴年间(公元318年——321年),王敦镇守武昌,武昌发生了火灾。

    大火燃烧起来,王敦便发动群众救火,但这儿扑灭了,那儿却又燃烧起来,

    四画八方几十个地方都烧起来了,烧了几天也没熄灭。这就是过去所说的“泛

    滥的灾祸胡乱地发生,即使发动军队也无法挽救”的情况吧。这是臣下行君

    主之事、阳气太盛失去了节制而造成的。这时王敦陵驾于皇上,有无视君主

    的野心,所以才发生这样的火灾。

    四十五

    太兴年间(公元318年—321年),士兵用红布袋束住发髻。有见识的

    人说:“发髻在头上为乾,象征君道。口袋为坤,象征臣道。现在用红布袋

    束住发髻,这是臣下侵犯君主的征兆。”当时做衣服的,上边的衣带做得很

    短,才到达胳肢窝;戴帽子的,又用帽带缚住脖子。这是下面逼迫上面,上

    面无地自容的象征。当时做裤子的,直接用整幅宽的布做裤脚口,从裤腿到

    裤脚口尺寸不减小,这是下边壮大的象征。不久王敦策划叛乱,又攻打京城,

    这便是这些奇装异服的应验啊。

    四十六

    太兴四年(公元321年),王敦在武昌的时候,帅府的仪仗上开出花来,

    那花朵象莲花,过了五六天就凋谢了。有人解说道:“《易经》的象辞解释

    说,‘干枯的杨树开花,哪能长久呢?现在失常的奇花长在干枯的木头上,

    又在帅府中,这是说礼仪之多,荣华之盛,都象失常之花的开放,不可能长

    久的。”后来王敦终于因为违抗晋明帝之命,死后尸体还受了刑戮。

    四十七

    过去做羽毛扇的柄,把木头刻成扇子的骨架,编排的羽毛用十根,这是

    采用完备的数字。当初,王敦向南出征的时候,开始把扇柄改为长柄,下端

    突出一段以便用手握住,而旦减少了扇子的羽毛,只用八根。有见识的人非

    议说:“羽毛扇,是一个表示羽翼的名称。王敦创造出长柄,是要握住扇柄,

    来控制它的羽翼;把十根改成八根,是让未完备的数字取代已经完备的数字。

    这大概是暗示着王敦独擅大权,来控制朝廷的所有权力;又凭他那没有德行

    的才能,想窃取他不该占据的地位。”

    四十八

    晋明帝太宁初年,武昌有条大蛇,曾经栖息在旧神庙的树洞中,经常探

    出头来,从祭祀的人那里收受食物。京房《易传》说:“蛇在城中出现,不

    出三年,就会有大的战乱,国家会有大的忧患。”不久就有王敦的叛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搜神记简介 >搜神记目录 > 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