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有尖头的,有尖头的必定就有平头的。比如左边是平头的,那么右边必定是尖头的。相反,左边是尖头的,那么右边必定是平头的,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乡亲们无论听明白或是没有听明白,都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罗罗嗦嗦,一个男女讲了老半天,不就是一个平头的一个尖头的么?
又有一天,由于汽灯没有油了,为了不耽误学文化,汪有志就将学习的时间往前推了三个小时,就是在收工后开始学习,让村民们上完一节文化课再回去做饭。太阳还未落,汪有志就将村人们召集起来,开始上课。
他先教乡亲们学认“天地人”,然后又开始教他们学认“日月星”。
开始教日的时候,汪有志解释说:“刚才咱不学了天了吗?天和日是一样的。比如说,天就是日,日也就是天。就象咱农村,一天就是一日,一日就是一天、、、、、”
汪有志只顾得教大家学文化,却忘却了一个特殊的字,那就是“日”。由于这个字在农村是犯忌的,特别是在妇女中特别犯忌,于是,就生出了事端。
刚教到这儿,有一位妇女站了起来。
汪有志问:“这位大嫂,你有什么事?”
那妇女说:“汪老师你教错了。”
汪有志一惊:“错了?哪儿教错了?”
那位妇女说:“一天就是一日是不错的,一日就是一天就不对了。”
汪有志很耐心地问:“一日怎么就不是一天呢?怎么个错法?你给我学学?”
那妇女笑咪咪地说:“一天一日当然是差不多的,都是年轻人,一天不日一次还真过不了门,可一日一天就错了,你想想谁能受得了?谁有那么大的日劲?再说了,俺农村人,又得喂猪喂羊的,还要下地干活,做饭洗衣服,喂小孩带小孩,你叫俺一日就是一天,我的娘哎,这是哪位老师发明的日法?除了象你们城里人,有的是时间,吃饱了啥事都不想,就想这一条子事。你和你那口子枣针商量商量,你们先来个一日就是一天,给俺做个样子好吗?”
全场的人就大笑起来。
枣针拿个正纳着的鞋底就跟她打,场子里就乱了起来。
本来学文化就非常地枯燥,这位妇女一闹笑话,全场子都乐了。一些个年轻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句话:“天就是日,日就是天;一天就是一日,一日就是一天、、、”
“不象话!”
这样以来,就把汪有志搞得十分沮丧,本来很高的热情,被那妇女一闹闹得浑身就泄了劲,场子乱得收拾不了,他也气得把书本一摔,走了。
汪有志气乎乎地回到县城,刚来到广生堂药店门口,恰巧遇到邓未来正在药店门前的一个狗肉摊上买狗肉,看到邓未来小日子过得如此舒坦,就说:“邓馆长,你倒是舒服啊,半斤狗肉一包,二两老酒一灌,晕晕乎乎地多是个味。”
邓未来见汪有志忽然返城,先是一惊:“你不是去扫盲了吗?怎么临阵逃脱了?”
“什么临阵逃脱,这个盲我是不扫了。”汪有志十分沮丧地说。
邓未来见汪有志带着气,就问他怎么了。汪有志就照实说了。
邓未来就笑了,说:“那咱就不教了,他们竟敢侮辱斯文,谁还教她?怪不得孔夫子他老爷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走喝酒去。”
一听说喝酒,汪有志的气果然消了,原来,蔡平来看望邓未来,在宿舍里坐着呢。汪有志也争着买小菜,说:“这些日子直顾得忙,还真未喝过酒呢,连酒是什么味的都忘了。”于是,脸上就笑出了仨酒窝。
来到邓未来的宿舍,见了蔡平,三人忙乎着将小木桌扯开,都是老伙计,也没啥讲究的,将买来的熟菜摆上,打开了一壶高炉大曲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