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白鹅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想变个模样,他汪有志也要时髦,让小白鹅认不出自己,不要象上一次见了小白鹅总是低着头,想找个地裂钻进去,这一次他要昂着头去见小白鹅。
回到家里,汪有志便对枣针说:“现在革命需要我到城里去工作,两天我就要进县城了,你是革命干部的家属,希望你能多加支持我的工作,你支持我的工作,也就是支持了革命。”
枣针说:“你去就去呗,反正在龙山在雉水都是一样。”
汪有志说:“但进城革命与在乡下革命不大一样,进县城革命贡献要大得多,不然的话咋都是大官在城里头呢?所以,我进城你得多花些本钱。”
枣针觉得汪有志讲得十分有道理,只要汪有志能进城革命,对革命作大贡献,那花点钱也是值当的。枣针并不是那种视钱如命的女人,当初她之所以将汪有志往死里整,那也是为了彻底征服他。败了就认,输了就服,这也是枣针的风格。于是,枣针从屋里找出一个铁盒子,里面藏着汪有志参加工作以来所有的工资,递给了汪有志,说:“这是你的钱,你拿去吧。”
枣针的这一举动,让汪有志很感动,他没有想到枣针虽说管自己的钱,却没有花自己的钱,心里又对枣针有点对不住。小两口的恩恩怨怨,说开了也都是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体,女的不偷,男的不嫖,大节上都是好的,还有谁跟谁过不去的事呢?想到这里,汪有志就对枣针连连说:“枣针你是个好女人,我不会亏待你的。”
汪有志也没敢拿许多钱,就拿了十几块钱,直奔卧龙镇。
镇西头有个王老五旧货店,王老五收了不少日军、蒋军俘虏的破玩艺,大到军靴军壶,小到洋刀手表,大都是些不大有用的东西。汪有志也没有讨价还价,花两块钱买了一双军用皮鞋,那皮鞋一擦竟然也是铮亮铮亮,看不出是穿了多年的破货。他又花三元钱买了一块罗马手表,那表虽说是个名牌表,却在龙山集上谁都知道它的毛病,说是“不拍不走表”,有人还编成了顺口溜,叫做:“走一走,拍一拍,一个小时慢四刻”。接着,他又买了一双洋袜子,一副洋吊带。东西买齐了,又来到侯四拐子理发店,专门剪了个时髦的大分头。回到家,枣针见他这种模样,几乎不认识他了,以为他进了城就要变心,就哭了:
“你,你,你这是不是想休我?”
汪有志笑了,说:“成婚那么些年我都没有真正疼过你,今个儿刚刚想要疼你,你咋说我想休你?”
“你不想休我,咋弄这打扮?”
“你看你,没文化了是吧?进城总是进城,我汪有志明天就是雉水县文化馆的干部了,我还能再日哄这农民打扮?你不叫人家笑掉大牙吗?”
“那,那,那我也得去,这辈子我还没去过县城呢。”
汪有志说:“去你是可以去的,不过你不能明天去。到了城里,我得住下来,有房子还好,若是没有房子,我就得与邓未来打通腿,你若去了,咋着打通腿呢?”
这一说,枣针才算被说服了。
雉水县文化馆位于县城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在这之前它是一位官僚的公馆。县城不算太大,也就万把人,城池之内约一平方公里,东西南北四条主街,街两旁都是京广杂货一类的商店,路是青石板铺成的,岁月巳把它打磨得斑痕累累。这天,文化馆的人都去开会去了,说是要整风,门窗都锁得严严的。门前有一溜檐廊,檐廊下也是青石板铺地,对着街的正门下,有三层台阶,刚刚清扫过,青石板上一尘不染。
当太阳照在县文化馆那花格子门窗上时,衣冠楚楚的汪有志便来到这里前来报到了。
只见他,大分头用麻油篦得油光光的,出村的时候,乡亲们开他的玩笑说:“有志,你这头真光油,蚂蚁拄拐棍都爬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