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与媒体打交道的黄金原则
往往是:自己是关键人物,躲避了媒体,媒体就了解不到更多的情况,报道就可能无法写出来;可以先避开记者,然后找记者的领导,让领导出面阻止记者的采访。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记者已经从外围了解了很多情况,找领导,只是做进一步的核实;领导出面是一种态度,不出面也是一种态度,把这些过程原原本本写在报道里,可以让读者来评判。领导干部和记者之间是一种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博弈,领导干部的信息多,但是如果不直面媒体,往往非常被动。在一定意义上,媒体是在帮助领导干部做工作,没有怕媒体的理由。这一点,在领导干部面对大量负面报道和突发事件时尤为重要。

    第四,以诚相待的原则。真诚,是媒体所应具备的素质,更是政府所应具备的素质。谎言始终是谎言,它凸显出的是某些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记者的迷惘和政府对待媒体的不透明、不真诚。对待媒体的态度真诚与否,决定着政府的可信任度。媒体的职责就是探明真相,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任何谎言都有被戳穿的一天,真诚地面对媒体,邀请媒体一同解决问题,才是联结政府与媒体的正确纽带。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必须以诚相待,任何时候都不可向记者撒谎。如果你不知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就说不知道,并补充说你一旦得到结果,愿意立即转告记者。如果你觉得回答某些细节很别扭,可改为重点阐述你最想回答的问题。

    2008年12月8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发现,学校和银行几个月前悄悄给他们办了工商银行信用卡,但又没把卡发给他们。消息传开后,校园内议论纷纷。17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名女记者到学校采访,当问到“学校对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有何规定”时,学校宣传部的部长似乎被激怒了,大发雷霆,扬言“叫保卫处把记者扣起来”、“要做一个轰动全国的事情”、“要占领天涯”。18日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播出了这篇录音报道。节目录音很快被腾讯、网易等网站转载,并迅速在网上传播,西电宣传部的部长被网友称作“最牛的宣传部长”,贻笑大方。不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被传为笑谈。

    第五,注重礼仪的原则。礼仪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既是吸引他人进入社交状态的重要因素,又是领导干部形象在电视或网络上被公众认同的一个前提。所以,领导干部要把礼仪作为提高与媒体打交道中的一大课题,努力树立良好的礼仪风范,获取最佳公众效应。一要讲究仪容仪表,获取公众的认知。要根据时间、地点、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地“包装”自己。如在会场,就要着装严整,仪容庄重;走到田间或车间时,则要整洁朴素,表情随和。二要注重言语修养,赢得公众的尊重。面对媒体,领导干部的语气不宜过于尖锐泼辣,甚至生硬、尖厉、粗暴,说话中不要带“话把子”;要注意平易近人,平等对话,不可高高在上。三要注重把握体姿,通过能使对方产生良好印象的站立、就座姿势,以及目光手势表情等非语言因素,向媒体和记者传达一种知书识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礼仪信息,赢得对方好感。

    第六,充分准备的原则。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记者的采访。要做到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是对记者采访的任何一个问题,对它的正面和反面、前因后果做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准备好简洁实用的应对口径,该说的绝不能含含糊糊,不该说的绝不能画蛇添足。三是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要把握身份的转变。当然现在许多单位都有新闻发言人,可是记者到你这个地方采访的时候,未必就找新闻发言人,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其身份都转化为了新闻发言人。你就应当以新闻发言人的名义来对记者讲话。

    第七,主动引导的原则。领导干部与媒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简介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目录 > 四、与媒体打交道的黄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