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第二波海啸(下)
可笑的故事。

    比如苏伊士运河。

    这是联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超级运河,恐怕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它让亚欧往来的商船不用向南绕行万里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节省下无数时间和金钱。可谓性价比最高的运河。

    围绕这条运河的开凿、争夺、守护,几十年来无数的故事在此上演。甚至有些嘲讽的是,我国的第一艘实验性航母,也是因为敌对国家的阻挠,没有能走成苏伊士运河,而是远绕好望角,多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一万四千海里和上亿的资金,才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运到了我国海域。

    但是第二次海啸的到来,却让这条运河成为了笑话。

    因为它所在的位置已经不是河。

    是汪洋大海。

    吃水再怎么深的商船,当然如果还有商船的话,都可以在此处随意通行,不用缴纳任何过路费。

    和苏伊士运河类似的还有巴拿马运河。唯一联通世界最大两个水体的运河。不过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有水位差距。

    而且这个水位差距还很大。

    所以海啸发生之后,不但冲垮了运河,冲垮了整个巴拿马国。还形成了一块联通两个大洋的,持续不断的“海洋瀑布”。

    诸如此类的场景太多,只有在幻想中才能看到的场景,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青藏高原上。

    一位看起来手握权力的中年人沉默盯着前方的大屏幕。

    大屏幕上显示的是最新的地图。

    最新的。

    旧的地图已经无法使用,因为在第二波海啸来临之际,所有地图已经不得不彻底改写。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重新被修正为710万。

    四个内海的面积扩大了整整一倍多。而代价则是华北平原消失,东北平原消失,长江中下游平原消失,鄱阳湖原址成为新的海岸线。除了东南丘陵之外,全部的国土面积以大兴安岭——燕山——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向东,全部消失!

    这种地貌的变迁,远胜于1860年左右的黄河改道。后世若有史学家能挖开这一时期的地层,将会震惊而不解的在如此内陆找到各种海洋鱼类的化石。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地区情况更甚。

    地球表面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海洋占据了其中三亿七千万平方公里。在第二波海啸过后,这个数字扩大再次扩大,达到了四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在几时之内,缩了两个沙俄的国土面积!

    不仅如此,全世界范围内海洋的搅动还在继续。

    而且越来越激烈。

    在第二波海啸过去之后,所有还活着的人,得知远洋海底真实情况的人,都直观的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

    还有第三波!

    还有第三波海啸会来!

    而一旦它到来,也就是人类文明完全毁灭的时刻!89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13级海啸之后简介 >13级海啸之后目录 > 第一百零六章 第二波海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