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2章 天下人只知萧太师,不知魏天子!
的莫大鄙视--抬格!
原来古代的奏书,都是从右向左、从上到下书写的,始皇帝时期形成了规矩,既奏书中涉及到一些特殊字眼,必须另起一行抬高位置书写,以示尊敬之意!
比如天地、神灵、宗庙、山陵、祖宗这些文字都要另起一行,抬高三格书写!
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则另起一行,抬高两格书写!
朝廷、国家、龙楼、凤阁、玉墀、上苑以及上级、长辈的称呼,另起一行抬高一格书写,若是同级、同辈、晚辈之人,则无需抬格书写了!
别看只是小的抬格,却代表着天、地、君、亲、师五伦,谁要是书写错误的话,轻则被上级、长辈训斥一顿,重则丢官罢爵,身败名裂,甚至是人头落地呢!
蜀汉这份国书里面,也使用了抬格的方式,却抬的非成妙,抬的很恶心人,准确说是恶心曹丕一个人!
其中天地、神灵、汉家历代先帝,包括昭烈王刘备),全都抬高了三格书写,当今汉王刘禅)抬高了两格,而轮到魏主曹丕)之时,竟然没有抬格书写!
堂堂大魏天子,竟然被视作普通人,面对这般的轻蔑与羞辱,曹丕安能不暴跳如雷呢?
如果只是称呼没有抬格,曹丕还不至如此愤怒,毕竟曹魏、蜀汉是不共戴天之敌,互相攻击谩骂都是常事,问题是这份国书里面,又对曹丕来了个二次伤害!
魏主曹丕)没有抬格,可是提及太师大人萧逸)之时,反而另起一行,抬高一格书写了!
国书中还说:‘先昭烈王与太师大人,相识多年,共起义军,讨伐国贼,匡扶汉室,后因误会之事,以至分道扬镳,实为叹息千古之事!
孤幼承过庭之训,除先王称赞曰,太师大人文武双全,雄才大略,乃当今天下之奇男子也,孤远居巴蜀之地,无缘得见太师大人风姿,心中遗憾之至,唯有遥相拱手,以表仰慕之情!’
也就是说,刘禅把萧逸视作长辈了,与自己父亲刘备一个级别的,还站在成都的宫殿里面、主动拱手行礼,这是何等的尊敬啊,就差跪下叫一声叔父大人了!
两相对比之下,对曹丕又是何等的蔑视,真应了一句话:‘天下人只知有萧太师,不知有魏天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曹卦然是暴跳如雷了,一小半是气诸葛亮,因为他说了冒犯之语,一大半则是气萧逸,因为他证明了诸葛亮说的没错!
问题是,怎么才能压制佐逸,证明自己才是大魏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呢?
立刻推行九品官人法,与萧逸拼个‘你死我活’吗,那等于为士族集团火中弱了,曹丕才没那么傻的!
最好是把士族集团推出来,跟萧逸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则坐收渔人之利!
“传旨,摆驾司马氏府邸,朕要去探望建公老大人!”
“遵旨!”